快讯

  • 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8成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2021-12-21 17:34
  • 美吉姆:实控人解直锟因病逝世

    大连美吉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美吉姆董事会于2021年12月18日收到其实际控制人解直锟家属的通知, 解直锟于2021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

    目前,美吉姆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并正常进行。

    2021-12-21 17:33
  • 瑞思教育将于年底前完成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12月1日晚,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双减”意见,保证境内培训业务可持续稳定运营,以瑞思体系内管理运营团队为代表的买方与瑞思教育上市公司签署收购协议,由买方收购瑞思教育上市公司境内全部资产。本次交易预计于2021年底前完成。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均为内资,以此实现瑞思教育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2021-12-02 15:46
  •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全体取得行政执法证!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

    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30日,教育部举行颁证仪式,为教育部机关首批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的人员颁发证件。教育部机关共68人取得执法证,其中,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全体同志取得了执法证。


    教育部实现了持证执法人员“零”的突破。这对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特别是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01 17:56
  •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今天(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2021-08-30 16:50

 教培行业观察

大山教育PK思考乐,为何资本市场有两副面孔?

产业

教培行业观察

阅读数: 1594

( 0 )

( 0 )

( 0 )

2020-12-03 19:51

1.jpg 

根据2020年12月3日收盘价,大山教育股价为0.82港元,总市值为6.56亿港元。而大山教育今年7月港股上市时发行价为1.25港元,当日开盘即跌破发行价,从此一路下跌,最高市值就是上市当日的9亿港元。

 

同样是区域性教育龙头的思考乐则运气好太多。2019年6月,思考乐上市,IPO发行价为3.68港元,但开盘就报4.1港元,随后一路上涨,如今思考乐翻了将近4倍,到今天股价为15.42元,总市值达到了85.58亿港元。

 

“电脑培训看安徽,教育培训看河南”,大山教育背靠的是河南这一高考大省。据了解,2019年全国1031万考生,仅河南就有100万,而且几乎每年河南高考人数都是全国第一。另外,河南有2700万的巨量在读学生,也因为竞争激烈,河南考生和家长对教培机构分外痴迷和舍得花钱。

 

也因此,河南有数百万的教育从业者,河南加周边的中原经济区的教培市场高达3000亿元。

 

而思考乐背靠的华南市场则包含广东、福建、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是教育机构眼中肥沃的大蛋糕。据华南区域教培老牌龙头卓越教育数据,预计华南教育市场在2022年达到1154亿元的市场容量。

 

一个是河南地区的K12教育龙头,一个是华南地区K12区域性选手,同样在港股上市,同样优势在线下课程,同样背后市场潜力巨大,为何资本市场却有两幅面孔?是什么让两家区域性课外辅导机构有了完全不同的境遇?

 

01

业绩PK

 

2020年8月,大山教育发布了上市以来首个财报,但数据并不理想。

 

由于疫情原因,大山教育在今年5月才开始复课,因而报告期内,大山教育常规班(20~25人)、精品班(8~12人)以及VIP班(1~3人)总报读学生人次为11.58万,所提供总辅导时长为183.26万个小时。


截至6月30日,大山在郑州及新乡有80间自营教学中心,共有1520间教室,在河南及浙江有12名特许经营人。

 

财务数据也差强人意,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报。报告期内,大山营收1.10亿元,去年同期为1.74亿元,同比下降36.7%;净亏损983.4万元,去年同期溢利为2007.6万元,同比下降136.7%;毛利润1921.9万元,去年同期为7708.5万元,同比下降76.1%;毛利率为17.4%,去年同期为44.3%。

 

而相比于大山教育的窘迫,思考乐不仅没有亏损实现盈利,而且业务规模还在扩张,增速还很明显。

 

根据思考乐2020年中期业绩,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3.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2%;净利润增长38.4% 至46.3百万元,经调整净利润增至64.3百万元,同比增长6.8%;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06港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期间,思考乐的学习中心总数由去年同期64家大幅增加至127个,并在2020年进驻了广州新城市及于汕头开设思考乐网校,令集团的学校网络涵盖至广东省及福建省9个城市 

 

一般是扩张的线下学习中心,另一方面思考乐课程价格还在上升,不断提升利润。据中期报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辅导课时增加至389.4万课时,比去年同期 370.4万课时增长5.1%。加上平均课时收费从人民币79.8元增长 4.8% 至人民币83.6元,整体盈利水平。


02

班型PK


之所以将大山教育和思考乐拿出来比较,不仅因为两者都是区域性线下品牌,还因为二者业务类型非常相似。


公开资料显示,大山教育的历史可追溯至 1998 年,其前身为郑州大山外语,在 2000 年成立了第一间自营教学中心,下设大山直营校、在线教育等事业部。

 

目前,大山教育以「大山外语」、「御夫子大语文」及「小数点数学」三个品牌,围绕中小学英语、语文、数学三大学科,提供全科课外辅导业务。

 

为了践行OMO,大山教育还有线上学习平台「学习8」,不过这块业务在2019年收入不足40万元,今年上半年线上课程也仅实现营收1.8万元。

 

从具体班型来看,大山教育主打的还是线下小班课。

 

而思考乐主打也是线下小班课。据了解,“思考乐升学”面向是1-12年级学生,提学业备考课程,而“思考乐乐学”则面向1-3年级学生提供小学素质教育类课程。所有课程均采取小班化授课方式,通常每个班级不超过20名学生。

 

我们知道线下小班课成本角度要优于1对1但是不如大班课。但从互动性角度来看,小班课可以处理好竞争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个性化学习三种关系,在互动性和个性化上不逊色于1对1模式。

 

但小班课的缺点在于,优质老师供给量以及招生数量。

 

相较于1对1不需要成班,小班课成班需要考虑学习程度、年龄、匹配地区等多个因素,成班成本更高。大班虽然成班慢,但对老师需求量没有那么大,成本要更低。

 

下图可以看出,同样定位于小班课,思考乐的客单价在2400元,而大山教育则在1500元左右。这不仅仅是运营策略还是实力的一大体现。

 

据了解,疫情期间,为了吸引用户,大山教育再次降价,无异于饮鸩止渴。

 

根据大山教育财报,2020年上半年小学辅导常规班的价位是786元/人次;精品班是1362元/人次;VIP班是1786元/人次。中学辅导常规班的价位分别是610元/人次;精品班是1179元/人次;VIP班是1757元/人次。而去年同期按上述公式计算,小学辅导常规班的价位是1077元/人次;精品课是1633元/人次;VIP班是2612元/人次。至于中学业务,去年同期中学辅导常规班的价位是680元/人次;精品班是1178元/人次;VIP班是2867元/人次。

 

相比于大山教育降价求用户,思考乐靠着“教育海底捞”的精益化运营和服务,以及品牌影响力,不仅持续涨价,业务规模还在扩张,这无疑给了资本市场一大定心丸。


大山教育和思考乐估值的一低一高,背后原因不仅体现在营收上、用户规模上、还表现在品牌力上,创始人对自身产品和品牌的信心。

 

而创始人的信心,也直接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看法。



教培行业观察致力于

最前沿的教育趋势、方法论、经典案例解读。

如果您的项目寻求报道

或是想要爆料投稿

添加教培君(微信号):eduguancha01

2.jpg

没看够?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3.png


文章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