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权可能进一步放开,托育行业将迎来巨大增量市场?
11月3日晚间,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
《建议》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同时,《建议》还强调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的今天,生育权和生育成本戳中了很多适育家庭的痛点,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据恒大研究院报告统计,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从981万降至593万,2030年预计将进一步降至不到1100万。
此外,人口老龄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根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预计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
事实上我国已经在控制人口老龄化、促进生育方面出台许多政策。
一方面,生育权在逐渐放开:2011年,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但二孩政策的放开,对出生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据恒大研究院数据,2016年出生人口仅比2015年增加131万,2017年比2016年减少63万,2018年甚至比2017年大幅减少200万。双职工家庭的生育意愿一直不高,原因还是0-3岁的婴幼儿“入托无门”。
于是在2017年“幼有所育”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19年,多份政府文件中提到促进托育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关内容,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正式纳入政策指导范围。
2019年10月,《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发布,今年,国家卫健委又发布《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征求意见稿),从营养、动作、睡眠、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生活卫生习惯等七个方面,按照6-12个月、12-24个月、24-36个月三个年龄阶段给予目标内容指导。继托育管理政策之后,第一个专业保育指导文件正式出台,托育行业走上规范化道路。
在政策引导和旺盛的消费需求下,托育市场也将迎来爆发。
据广证恒生报告分析,中国目前4.1%的入托率远低于其他国家,但我国托育市场适龄人口基础大,预计2020年适龄人口可达到4472万人左右,市场规模或将超过980亿元。
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这一市场,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近日透露,自国家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上线以来,截至10月26日,备案的企业已有5167家。
若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开,人口规模或将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届时,市场需求和规模也将随之增长。托育行业未来可期。
没看够?加入早幼教核心群,直接开聊!
群满了?加小编微信
回复“早幼教”关键词,拉您进群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