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股王兼在线教育第一股黯然易主,全通教育在变天
昔日两市股王,市值超当时的茅台,如今全通教育没有实际控制人,市值跌落神坛,全通教育经历了什么?
作者 | 大橙子
2014年1月21日,凭借“在线教育第一股”概念,陈炽昌和林小雅夫妇将全通教育带上深交所上市。
随后其股价一路看涨,到2015年5月13日时,股价高达467.57元/股,一度超过当时的贵州茅台的股价,被称为“妖股”、“股王”,全通教育的市值也超过450亿元,甚至冲上500亿元。
而今天,全通教育股价仅为8.07元,总市值51.17亿元。昔日之王跌落神坛,如今正经历易主。
2020年9月15日晚间,全通教育回复了深交所问询函,公司称,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与受让方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文旭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文旭顺)不存在一致行动意愿及相关安排。中文旭顺为此次股权转让设置较为复杂的控制架构具备商业合理性,也不存在刻意规避认定实际控制人的意图。
而遭深交所问询的原因就在于9月8日,全通教育酝酿已久的变更实际控制人方案的发布。该公告表示,全通教育实际控制人陈炽昌、林小雅及其一致行动人全鼎资本、峰汇资本与蓝海国投、东投集团,于2020年2月27日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
蓝海国投、东投集团拟作为主要出资人共同投资设立合营企业,并由合营企业作为普通合伙人新设合伙企业(中文旭顺简称投资方),陈炽昌、林小雅、全鼎资本及峰汇资本拟将其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6.8911%的股份转让给投资方,并将持有的不超过总股本16.6089%的表决权委托给投资方,以使得投资方取得公司的控制权。作为回报,投资方将在陈炽昌方面提供足额股份质押的前提下向其提供不超过4.7亿元的借款,借款期限为2年。
上述转让协议生效之后,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保留4.07%的表决权。
处于教育信息化产业链中游,竞争激烈
2005年,陈炽昌创立全通教育,在这之前,他的身份是一名中学老师。全通教育最初的业务主要在广州。据其2014年招股书显示:2009-2011年广东区域收入占当前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1.32%、72.43%和64.97%。
由于看到了学校与家长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需求,陈炽昌的全通教育应运而生。起初,全通教育主要是作为广东地区中国移动“校讯通”的具体服务商才参与到市场中来。
中国移动主要负责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品牌运作和行业规范政策引导,提供品牌运营、通信网络、扣费结算等体系,处于基础运营层,不与具体使用者接触、沟通,其本身亦没有开展具体业务的团队;全通教育接受基础运营商的委托,是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业务的具体实施者,主要负责业务推广、订阅受理、持续服务等,处于实施运营层,直接面对家长等使用者群体,是业务运作的具体执行者。双方以密切配合的形式完成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运作,同时双方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收入结算方式及比例等。
按照整个教育信息化的产业链来看,中国移动、全通教育、学校老师和家长分别为产业的上中下游。
目前来看,产业的上游主要被几大运营商占据,发展比较成熟,而中游则是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主要由: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内容服务商构成。
据全通教育招股书的竞争对手描述:拓维信息、天喻信息等被纳入其竞争对手。
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 10,000 家具备资质的教育信息化系统集成商,但具备高级资质的优质系统集成商却较为稀缺。这里的高级主要是指具备较强的集成能力,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解决多类型产品同时运行并能互联互通难题的产品。
不仅如此,当前教育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纷纷下场布局教育信息化。让这个赛道竞争更加剧烈。
并购扩张迈步太大
处于教育信息化中游的创业者在产品技术上差异不大,真正的竞争力来源于:内容和渠道的优势。
鉴于此,上市后的全通教育开始大规模并购。
仅2015年一年,全通教育便“疯狂”并购了9家公司。2015年11月,全通教育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继教集团、西安习悦100%股权,切入继续教育领域;同月,又陆续收购杭州思讯、河北皇典、广西慧谷、湖北音信等多个省级领先的渠道服务商,进一步夯实全国渠道服务的优势。
2016年12月,全通教育先后收购上海闻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合计持有其75%股权。使得其教育信息化业务进驻天津市、江苏省。
根据全通教育2019半年报显示,公司旗下共有45家控股子公司,其中16家为并购取得。在之前大牛市之下,这些并购给全通教育带来股价暴涨,但由于并购跨界太大后续难盈利,且出手阔绰,不断拖累全通教育的整体业绩。
(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在2017年,全通教育营收达到10.31亿元后,2018年和2019年,营收持续下跌,且分别大幅亏损6.66亿和7.16亿元。
全通教育成创始人提款机
虽然曾为股王,但截止到2019年9月,全通教育上市5年,累计分红5次,累计分红金额为0.58亿元,并未给股东带来真正价值。
但创始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却频频套现。
2017年2月13日,陈炽昌、林小雅(其妻)的首发限售股解禁。4天后,陈氏夫妇忙不迭地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4%,合计套现2.7亿元。
2018年3月、5月,陈炽昌又两次减持。根据全通教育2018年5月18日的公告,在4月27日至5月29日之间,陈炽昌共减持了3907290股全通教育。由于2017年的减持在业绩预报之前10日,陈炽昌、林小雅一度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8年11月,全通教育宣布,陈炽昌拟将其所持有公司32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18%)股份转让给中山教科。通过这次转让,陈炽昌再套现1.96亿元。
2019年12月,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全鼎资本宣布,向中山市交通集团协议转让5825.8万股,套现3.12亿元。
连创始人对自己的公司价值都不坚定,从这个角度来看,全通教育发展到如今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地步,也不足为奇了。
教培行业观察致力于
最前沿的教育趋势、方法论、经典案例解读。
如果您的项目寻求报道,
或是想要爆料和投稿
添加教培君(微信号):eduguancha01
没看够?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文章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
参与评论